> 文章列表 > “梅阳老嘱付此衣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梅阳老嘱付此衣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梅阳老嘱付此衣”的出处是哪里

“梅阳老嘱付此衣”出自宋代释慧远的《偈颂一百零二首》。

“梅阳老嘱付此衣”全诗

《偈颂一百零二首》

宋代 释慧远

梅阳老嘱付此衣,遮护得山僧一半。

借问搭来何所宜,恰似当年卖柴汉。

酱裹堕,雪中炭,留与丛林斫额看。

君不见睦州严陵滩畔兜率寺裹有个陈蒲鞵,解道秦时{左车右度}{左车右东}鑽。

《偈颂一百零二首》释慧远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
《偈颂一百零二首》是宋代释慧远所作的一首诗词。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。

中文译文:

梅阳老嘱付此衣,

遮护得山僧一半。

借问搭来何所宜,

恰似当年卖柴汉。

酱裹堕,雪中炭,

留与丛林斫额看。

君不见睦州严陵滩畔兜率寺裹有个陈蒲鞵,

解道秦时左车右度鑽。

诗意和赏析:

这首诗词描述了一位老人将一件衣物交给山中的僧人保护,并询问这件衣物适合用在什么地方。诗人通过对历史典故的引用,表达了对过去柴卖者的怀念,并将自己与他们作了类比。

诗中提到的\"梅阳老\"是指梅山上的老人,他交托给僧人一件衣物,以保护僧人免受寒冷之苦。这件衣物既是实质的保护,也象征着老人对僧人的关怀和照顾。

诗中的\"借问搭来何所宜\"表达了诗人对这件衣物的疑问,他在询问这件衣物适用于何种环境或场合。通过这一问句,诗人暗示了自己对生活中的选择和困惑。

接下来的两句\"酱裹堕,雪中炭\"描述了这件衣物的质地和特点,将其与酱肉和炭火相比,暗示了它的厚重和保暖的属性。

最后一句\"君不见睦州严陵滩畔兜率寺裹有个陈蒲鞵,解道秦时左车右度鑽\"提到了一个历史典故,讲述了陈蒲鞵作为一种鞋履的故事。这个典故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通过对一件衣物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生活选择的思考。同时,诗人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,将个人情感与传统文化相结合,体现了中国古代诗词的特点和韵味。